第701章 二憨(2/3)

作品:《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眼泪,让朱慈烺和众将都感觉又好气又好笑,这分明是说最硬气的话,做最怂的事……

巴克图决定要投靠大明,死活都一定要投靠大明。

也许有人会认为他太不要脸了,可是脸面与族人的性命相比孰轻孰重,巴克图自然知道。

他是乌珠穆沁部的首领,族人信任他,他只有一个信念,那便是一定要投靠大明。

无论大明皇帝同意不同意,他都要投降,死心塌地投降那种……

只有投靠了如日中天的大明神武皇帝,才能保住自己的族人,才能不负父汗对他的重托!

已经无路可走了,他必须硬气一点,再硬气一点。

他自己认为这样,会让大明皇帝‘屈服”’,无奈接受他的投降!

崇祯太上皇,却听的一愣一愣的,到了最后才明白这个十分莽撞、无知、稀里哗啦的鞑子首领要干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鞑子来投靠,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与多年前和蒙古部族的盟约还不一样,那是盟友关系,是随时有可能破裂的!

但眼前的部落不一样,与数多年前的蒙古关宁兵如出一辙,这是要来加入大明啊!

多少年了!如今又有鞑子举族来投。

崇祯脸上露出个奇怪的微笑看向朱慈烺!

他心里肯定是要收留这个‘可怜’的部落,但此时已经不是他当家做主,只能听听神武皇帝什么意思。

崇祯知道皇儿肯定会痛快接受此人投降,就是不知道神武皇帝如何安排。

朱慈烺早就看到太上皇焦急的目光,但他并不急于表态,只是问道:

“巴克图首领,科尔沁的牧场如今有多少兵防守?”

一直以来大明与建奴的交战,其中都有科尔沁这个建奴忠实鹰犬相伴。

作为漠南蒙古中,除去察哈尔外最大的盟古部落,朱慈烺还是十分感兴趣的。

由于一直以来明军的目标都是野猪皮,为了尽快打垮建奴,对于近在咫尺的蒙古诸部,朱慈烺之前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或者是说压根就没空去收拾。

可科尔沁不同,打狗要看主人,如今把人家主人都打出屎来了,狗却没事,这实在是说不过去。

朱慈烺想给科尔沁点颜色看,顺便去科尔沁的牧场寻找一种珍贵的食材,哦不,是去打狗。

现在刚好试一试面前这位,史上口气最强硬的部落首领,看看他到底有几斤几两。

巴克图很明显吃了科尔沁不少亏,听到大明皇帝陛下问到科尔沁部,他立即抹一把眼泪,咬牙切齿用生硬的大明语说道:

“回禀天可汗大皇帝陛下,那科尔沁的牧场非常大,虽然他们的大部分主力在帮建奴作战。

但科尔沁牧场仍然留守着一万多骑兵,乌珠穆沁部不少族人都被他们杀死……”

说巴克图是个二憨子吧,他有时还会突然冒出一句妙语。

突然又把大明皇帝陛下,直接变成天可汗大皇帝陛下。

天可汗,最早是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

突厥是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的统称。

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可汗,是游牧民族对其首领的称呼。

因隋朝的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他们之间的分界是阿尔泰山。

要说世界历史上东西跨度最长的帝国,或许古罗马帝国和突厥汗国不分上下。

唐朝建立后,不久重新统一全国。

突厥统治者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

因此趁此时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

所以唐太宗时期,也是唐朝拓边最猛烈的时期,也是获胜最大的时期。

贞观年间,唐朝依次发起了对东突厥和西突厥的征战。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东突厥伺机入侵,攻至距首都长安仅40里的泾阳。

此时唐朝政局不稳,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

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骑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

又赠予金帛财物,并与之结盟,突厥兵于是退去。

这就是渭水之盟,唐朝对突厥的战事跌至谷底,此事也坚定了李世民反击突厥的决心。

渭水之盟之后,太宗进一步加紧备战。他亲自垂范练兵。

渐渐的国力开始强盛,反击突厥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最新章节第701章 二憨,网址:https://www.28zt.com/298/29822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