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占城(大章节)(3/6)

作品:《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学科,化学。我将大家领进门,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要靠你们自己去摸索。”

朱高燨将后世德国的一套煤焦油加工工艺流程展示出来,这套工艺流程具有能耗低,分离出来的微量组分多,自动化程度低,关键还环保等优点,在后世,煤焦油利用率中,排世界第一。

之后,朱高燨讲解了这些微量组分的应用,道,“这门学科利用起来,你们遇到的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任何事情有利也有弊,将来,我要你们研发的方向是利用石油等这些化石原料提年后的副产品,经过聚合作用,做出高分子聚合物。“

接下来,他开始讲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有些可以是石油化学工业的直接产物,比如合成树脂,将来这门学科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取代钢材,它们在有些方面,有着比钢材更好的性能。比如刚性大,蠕变小,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绝缘,不易腐蚀之类,我们暂且把这些材料命名为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在一定的温度下熔融,在一定的温度下成型,经过高温冷却后,性能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性能,做出我们想要的产品。”

“当然,这只是我猜测的一个方向,眼下,我仅仅只拿到了合成树脂这一种材料,我只是猜测,石油和焦油里面,应当会有很多这种不同的成分,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需要我们去开拓,寻找答桉。”

但,即便如此,朱高燨的话,也给所有人都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特别是大明帝国学院的学生们,一个个听得非常认真,眼睛里满是探索的目光,他们急于去求证这个世界。

朱高燨道,“我也在这里提醒各位,石油也好煤炭也好,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大明虽然地大物博,我希望我们在利用这些的时候,多考虑我们的子孙后代。今天,我们多用一点,明天,他们就少用一点。”

“因此……”朱高燨看向他爹,“我的提议是,我们可以用我们有的资源去和其他的国家交换。”

宁王忙问道,“老四侄儿,这些哪里有?我们去找,然后弄回来!”

不愧是朱家的种!

朱高燨笑道,“宁王叔,我们北面那个国家有,不过,眼下我们要过去,北元把我们拦着呢。西南面也有,那里,这些玩意儿遍地都是,最多。将来,我们用管路把原油和天然气运过来。”

“那些国家有这么多有用的资源,他们岂不是比我们更加富有?”

朱高燨道,“他们属于热带,一年到头,吃穿不愁,又有石油,天天可以吃了睡,睡了吃,不需要发展什么,更加不需要银子。”

宁王感叹一声,“真是天赐神国啊,真想去看看!”

朱高燨笑道,“宁王叔想去看,就去看。正好侄儿也不知道那边到底如何,侄儿也是听人说的。”

课上了约有两个时辰,朱高燨说得口干舌燥,他没打算继续说了,他不能还像以前工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来,若想要大明快速而又能够稳健地发展,必须要培养人才。

朱高燨将教鞭放在桌上,道,“好,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到时候再一起讨论。”

学生们面面相觑,一时间,还没有回过神来,也不知道要问什么。

朱高燨正要走下讲台,狗儿在教室边上出现,他忙快步出去,朝教室里的爹看了一眼,朱棣也起了身。

“发生什么事了?”朱棣问道。

狗儿显得很开心,“皇上,四殿下,安南那边传来捷报,说是张辅将军打了胜仗,第一拨人一共三十二万安南大军已经被押解进大明了,分到了施工工地,铁路修起来就会快多了。”

虽然明明知道,这一仗不会有悬念,但毕竟是打仗呢,谁都担心有个万一。

眼下,捷报传来,朱棣放下心来,道,“三十二万人,不是个小数目,这些人必须要管理好,不能出乱子。”

朱高燨道,“这个容易,爹,您下一道旨意,若是这些人能够为大明干满三年徭役,将来若是愿意留在我大明,成为我大明的子民,那就给他们分田地,给安家费,若是不愿意留在我大明,给遣送费回安南,绝不叫他们白干。“

朱棣明白了儿子的意思,这是在驴嘴前面挂一根胡萝卜呢,且,他下了这道旨意之后,也防止了施工的那些官员们虐待这些安南人,而激起民变。

虽然眼下的大明,根本不怕这些安南人造反,可这些人乃是他派了张辅等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安南弄来的,若是三两天弄死了,岂不是浪费!

张本亲自带着人将安南人送到了工部左侍郎刘俊的手里,看着眼前轰轰烈烈的基建场面,这些安南人大致知道了他们的命运。

先是被胡季犛父子逼着建造多邦城,以期阻挡大明的征伐大军,谁知,他们三年建好的多邦城,没有抵得住大明的一发炮弹。

眼下,他们当了俘虏,大明的军队将他们押送过来,他们又要被充做苦力。

张本在和刘俊进行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最新章节第266章 占城(大章节),网址:https://www.28zt.com/257/25799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