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商议(1/2)

作品:《崛起,从1900开始

“又是洋人?这洋教士比咱祖宗还管用吗?”母亲有些疑惑道。

“嗯嬷,洋教士说得有道理,咱就得听,你看他们身体多棒,就是平时注意保养,其实很简单的,贵在坚持。”

乘着酒兴,陈天华当起了口腔卫生宣传员。

“……”

……

自古以来,江南美食中往往以“鲜”为最,如长江流域以刀鱼、河豚、鲟鱼的江鲜,太湖三白等。

在内陆湖泊则以“湖鲜”或“河鲜”为标志。

而人们所说的湖鲜,则以虾、鱼、蟹为主要食物。

鲜与活历来就是上等佳肴中的孪生兄弟,两者不可分割,人们为了片面追求鲜味,在下锅操作前,要求这些生物必须是活蹦乱跳的。

河豚鱼剧毒,它的肝脏等有着不可逆转的致命毒素,这是古往今来、人人皆知的常识。

但为什么每年还有许多人冒死去吃河豚鱼呢?就是太片面追求所谓「鲜」了,有点偏执狂倾向。

晶莹剔透的青壳大虾,在江浙一带那是「鲜活」的上等佳品,这在市面上并不多见,是有钱有地位人家才吃得起的鲜品,因为他们舍得花这份价钱。

在夏种插殃前后的十数天里,陈天华和往常一样,五更时分起床,带姐妹俩去钓虾,下午有空自个去摸河蚌。

每次钓虾都在十斤左右,有时七八斤,多则十二三斤,每次收获颇丰,也卖得出好价钱来。

野钓虾也是许要经常换场地,无论是何种小动物,他们都有自己固有的戒备信号。

所以,野钓虾的路径越走越远,由于路途遥远,来回奔波在路上化费的时间占了一半,效率不高,体力消耗大,每天收成有限。

虽然到入冬之前,还掉范家债务是绰绰有余,可母亲说了,家里还有其它债务。

只是这些债主大多是自家亲戚,一般像这种情况,他们不会上门催债。

俗话说得好,无债一身轻。

反过来说,负债始终是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沉重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可以想像,压在母亲心头的那块石头有多么沉重。

而陈天华的目标,还不是母亲心里的债务,他是想从水产资源入手,逐渐有点原始积累,从而发扬光大。

家门口的横湖内河属于居民生活区内,有污染,内河的鱼虾,附近村民经常用鱼网捕捞,河蚌更是摸得差不多,剩下的都不起眼的渣渣。

真正晶莹剔透的青壳大虾,要在横湖外河,或者要到面积更大、更远的瓜子湖去钓捞。

也就是说,要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必须要具备远程作业的能力。

而远程作业必须要有水上交通工具才行,若有一条小船就完美啦,它既是交通工具,也是装货的船,省力又省时,往往能事半功倍。

这天下午,陈天华吃完午餐之后没去摸河蚌,而是去西埠头村转悠了一圈,用30个铜板/月,租赁了一条破旧不堪的闲置小木划船。

然后慢慢划到大舅家,请大表哥朝源帮忙修补。

薛朝源不光是木匠师傅,而且还是杭州一家船坊的修船技工,前段时间是农忙,从船坊请假回来,现在整个农忙结束了,他过二天就得返回去。

“大表哥,帮我修下这条小划船…”

“你还真会找时间,我明天下午就走…”薛朝源仔细看了一下,“我只能连夜你修,不过得桐油干透了才能下水,要二天…”

“好…我晓得了,那材料和工钱呢?”陈天华问。

“桐油灰、防水油漆,这样包工包料,自家人成本价,你就给一块大洋得啦!”

“行…大表哥,修好你就搁在岸边,后天下午太阳落山时,我自来取船,怎么样?”

“嗯,这没问题,我跟你大嫂说一声。”薛朝源还是胸有成竹。

小划船搞定了。

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到树梢上了,它收起刺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姑娘,露出红红的脸蛋,周围有一束灿烂的光,一圈圈的柔和着。

陈天华嘴里哼着小曲,身体一摇一晃地往家里走去。

自穿越以来一个月时间里,他几乎每分钟都是紧张的,一方面要小心翼翼的生存下来,另一方面却要抛头露面地寻出路,尽量改变自己能贴近现实。

今天心情似乎轻松许多。

“土根…”

从身后陡然传来一声吼叫,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陈天华遽然一震,他就怕碰上那些不太认识的熟人或亲戚,他们一见面就是问三道四,把以往陈年旧事翻来覆去抄一边,然后就是啧啧啧几声,不知是惋惜还是可怜。

他急速刹住脚步,蓦地回头,见一高大魁梧的精壮男子大踏步走近。

“根子哥,原来是你呀!”陈天华满脸笑容地向前迎去。

来人正是十几天前在横湖边上,救他的那个三姑妈家林根。

林根长得人高马大,目测足有190身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崛起,从1900开始 最新章节第022章 商议,网址:https://www.28zt.com/243/24312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