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四境皆安(2/3)

作品:《中华世纪谈

他们投降。但视死如归,始终不降,一直打到全军覆没。

这仗虽然打输了,但可以看到的精神状态已经跟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不再是士气低迷,一触即溃,而是敢于跟敌人死磕到底。

唐玄宗将薛楚玉免职,把大将张守珪调到幽州当节度使。张守珪是在抗击吐蕃作战中打出名的将军,智勇双全。西北无战事,唐玄宗把他调到东北。

张守珪到任后,果然不负朝廷的厚望,屡屡击败契丹,

契丹首领连战连败,想通过诈降获得一个喘息的机会。张守珪比较谨慎,派手下王悔代表自己前去安抚契丹人。王悔来到契丹军中,很快发觉其中有诈。王悔不动声色,暗中策反真心打算投降的契丹将领。

某日夜,决定投唐的契丹将领率军偷袭契丹大帐,杀了契丹首领,率领契丹军归降了唐朝。

张守珪一出手便平定了契丹。唐玄宗龙颜大悦下令在幽州为他立碑记功。唐玄宗打算提拔他做宰相。当时的宰相张九龄进谏唐玄宗要赏罚有度。他刚打败契丹你就封他为宰相,等他再灭了奚人、突厥,你该封他做什么呢?唐玄宗于是改封张守珪为御史大夫。

736年,张守珪派养子安禄山率军去讨奚人和反叛的契丹人。

安禄山“营州杂胡”,也就是营州的少数民族。有说法他的先祖是西域的胡人。他妈在他爸死后抱着他改嫁给突厥人。安禄山长大后与发小史思明一起逃离突厥家庭投奔,因为作战勇猛受到张守珪的赏识,被张守珪收为养子。

不过安禄山打仗有勇无谋。张守珪让他率军去打奚人和契丹人。因为轻敌冒进他被人家打得大败而回。

按照军纪败军之将要杀头的。但张守珪爱惜安禄山是个人才,不忍杀他,只是免了安禄山的官职,让他在军中戴罪立功。

来年张守珪亲自出马,击败了契丹人。但他后来再去打奚人时吃了败仗。

他害怕朝廷追究,向朝廷谎报打了胜仗。唐玄宗知道真相后将张守珪贬为地方刺史。

唐玄宗让御史大夫兼任幽州节度使,从幽州分出一部分设立平卢镇,提拔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坐镇营州。唐玄宗把防御契丹和奚人的任务交给了安禄山。

安禄山倒也没让他失望,坐镇营州期间把契丹和奚人治得服服帖帖。

安禄山也由此发迹。

当时在西域驻军两万,镇抚西域各国。在河西驻军七万多人,隔开吐蕃和突厥。在朔方驻军六万多人,防御后突厥。在河东驻军五万多人作为朔方的总预备队。在范阳驻军九万多人防御突厥、契丹和奚人。在平卢驻军三万多人防御契丹和奚人。陇右驻军七万多人防御吐蕃。剑南驻军三万多人防御吐蕃和蛮獠。在岭南驻军一万多人看守南部边界。另外还在东部沿海部署了几千人。当时边防军一共有49万人。

这49万人保护着唐朝边境不受外族侵犯。

当时唐朝的人口是4891万,相当于一百个人养一个兵。相比现在几百人养一个兵,唐朝老百姓的负担还是大了些。

《资治通鉴》记载:“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为边防军生产、运送衣服粮食对百姓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

不打仗还好,一打仗,前线需要的人财物更多,百姓的负担更大。

737年,安静了十年的西北边境再起战火。

吐蕃进攻勃律国。勃律国打不过吐蕃,向唐朝求援。它因为归附唐朝,属于唐朝的属国。唐朝不能不管。唐玄宗下旨要求吐蕃罢兵。但吐蕃置若罔闻,执意攻破了勃律。

唐玄宗大怒,下令河西驻军向吐蕃发动惩罚性攻击。

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率军从凉州出发,深入吐蕃境内两千里,在青海西发现一支吐蕃军,随即发起进攻。吐蕃没想到会打它,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斩杀两千多人得胜而回。

吐蕃被激怒,宣布跟唐朝绝交。

之后吐蕃不断出兵袭扰唐朝边境,攻城略地。

唐玄宗也被激怒,调兵遣将反击吐蕃。从河西九曲到川西,向吐蕃占领区发动全面进攻。吐蕃节节败退,丧师失地。

这时金城公主去世。吐蕃借报丧的机会向唐朝求和。但唐玄宗不准讲和,执意要跟吐蕃打下去。

唐玄宗令人毁掉赤岭的界碑,表示不再承认金城公主时期划定唐藏边境。

这时金城公主去世。吐蕃借报丧的机会向唐朝求和。但唐玄宗不准讲和,执意要跟吐蕃打下去。

唐玄宗令人毁掉赤岭的界碑,表示不再承认金城公主时期划定唐藏边境。

741年,吐蕃倾国而出40万向赤岭方向发动进攻。5000骑兵勇敢迎战,将吐蕃军队击败。

5000人打败了40万。对吐蕃人有了轻蔑之心,以为吐蕃不敢再来,放松了戒备。没想到吐蕃人卷土重来,一举攻陷石堡城。

吐蕃乘胜攻向西宁。迅速组织兵力迎战。唐玄宗让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世纪谈 最新章节251,四境皆安,网址:https://www.28zt.com/184/18459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