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醉意(2/4)

作品:《国潮1980

现了新的资本家了吗?

这个问题可是太敏感了,敏感的让人不寒而栗!

“那……这就是说,你也是这两家外资公司与合资公司的老板之一了?这两家公司的雇员都是在为你工作?”

霍司长的话,以及投射在宁卫民身上眼神,都足以证明他已经联想到了阶级划分,以及“七上八下”这样的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宁卫民心里勐然警醒,打了突,赶紧解释。

“我这可不能算是剥削啊。不瞒您说,我这只是技术入股。皮尔卡顿华夏公司的股份,是我用易拉得领带的专利换来的。易拉得公司的股份,是我后来又发明了拉杆旅行箱,用专利换来的。严格说来,我拿的股份,这应该也是劳动所得啊。毕竟是奖励性质的,而且占比也不多。更何况从没分过红。真要是政策不允许的话,大不了我把专利拿回来,放弃股东身份就是了……”

“着呢没想到啊,你这一年学的东西做的事,已经是旁人几倍,可居然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霍司长则话里有话的感慨了一句,但他看出了宁卫民的忧虑,想了一想,还是决定先不谈这件事。

“这件事你也不要紧张,你的情况我了解,是比较特殊的。到底你能不能担任这两家公司的股东?这个问题,大可以从长计议。你现在不是主要负责海外的商业工作吗?那就安心等一等。也许再等上几年,国内的政策对这种问题就明朗了,会有新的解释。现在我们吃不准的问题,到时候也许就不再是问题了。至于我本人,还是认为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既然允许你们这样的外资公司,或者合资公司,采用西方的股权结构和管理模式,认可你们公司的大股东和二股东是合法存在。那为什么不能允许多你一个小小的股东呢?难道就因为你的国籍?这明显不合情理嘛。只要你现在做的事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那我认为,就应该没有必要急着反对嘛。1984年伟人南巡,特区许多原本出格的事不就获得认可了。今年1月份,伟人再度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对于美国记者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是‘改革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可想而知,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从没遇到过的新问题。”

霍司长这番话虽然委婉,却让宁卫民踏实了不少。

越发觉得霍司长是个既有担当,也有头脑,有能力有操守的好干部,也是绝对的务实派。

于是放宽心的同时,他也真心表态。

“谢谢领导的支持和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请您放心,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搞商业经营不但会遵纪守法,而且也一定尽力把利国利民这件事先放在首位的。”

“你呀,连搞商业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如果肯安心从政,一定前程无量。可惜了,人各有志强按牛头不喝水啊。”

霍司长则老生常谈,先是替宁卫民的前程可惜了一句,随后又不免提出新的疑问。“哎,对了。我又有点不明白了。既然你都已经是这两家公司的股东了。怎么还会安心去日本开饭庄呢?你明明可以做更重要的事儿啊。难道参与公司经营的主业,亲手去打理这两家公司不好吗?你得跟我说真话,这种情况下,你还非要去日本。到底想干什么?”

“领导,我在日本是为了开辟新的经济战场,为了实现资源互换啊。这是多有挑战性的工作啊。”

宁卫民激情澎湃地说,“还是我当初跟您说过的那句话,我在借鸡下蛋啊。您想想,正因为我是这两家公司的股东了,在东京可做的事也就多了。像皮尔卡顿麾下的两家子公司合资办厂就是我撮合的。咱甭管这工厂是不是归属于外企的?终究是建在咱们国内。外汇、生产线、技术,咱们全能拿到手,还为咱们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这不是好事吗?”

“还有京城的工艺品,还有易拉得的产品,我也借助皮尔卡顿公司的品牌和资源,在东京开拓出了初步的市场渠道。这叫反向输出。一样能给国家赚回大量的外汇。如果您等我继续站稳了脚,甚至都不是这点事儿这么简单了。我完全可以作为在日本的一个桥头堡,尽量多层次,多方面的把日本的好东西,国内紧缺的东西弄回国内来。同时也把国内多余且在浪费的东西持续输出,变成外汇,扩大我们文化的影响力。”

“比方说,最近我就和日本一家叫大和观光的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只要国内这边和咱们的旅行社说好了,我完全可以撮合双方开发出互惠互利的合作旅游项目,把更多的日本游客带到咱们这儿来。那么无论是酒店、餐厅、旅游景点、旅游纪念品厂家,出租车公司还是旅行社,都能从中获益。”

“再比方说,我还在设想一种可能性,就是想在日本再办个收废品的公司,和进出口贸易公司,把国内目前紧缺的金属资源从日本给运回来,解决咱们工业系统的部分需求。您可能不知道,日本人实在太富了。但因为收入高,很多事都不愿意干,而且极其浪费。像各种家电,日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九百五十九章 醉意,网址:https://www.28zt.com/162/16209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