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3章 所见略同(求推荐!)(3/3)

作品:《三国小霸王(策行三国)

丹阳城南侧的江南上也有两艘楼船正缓缓驶向江南。 文布转头看了一眼丹阳城,毫不意外地发现丹阳城的西城楼不见了,仔细分辨之后,才看到一点残基。看样子,丹阳城的损失比秭归城还要大得多,也不知道娄发有没有被打死。 在秭归城、丹阳城中的蜀军将士注视下,数十艘吴军战船驶向江南,只要不傻,都清楚吴军这是要对江南的小城动手。 按照常理,文布也好,娄发也罢,这时候都应该派出战船增援,至少要骚扰一下吴军,不能坐视他们围攻沈弥。可是看看双方战船的大小,再看看身后被砸成废墟的城楼,文布、娄发都选择了闭城不出,默默地为沈弥祈祷,希望他城破之时还活着。 坚守?那是不可能的。 —— 麋芳指挥中军水师横绝大江,阻击可能从江北而来的蜀军。 城上的沈弥看得真切,却没什么反应。他派人摇旗击鼓,向城外的细作传递消息,同时向江北求援。不管城最后能不能守住,该做的事还得做,毕竟家人还在成都。 战斗先在城外展开,孙观、娄圭分别登岸,清除在城外的蜀军斥候,争夺一些制高点。战斗并不激烈,蜀军士卒既不是吴军的对手,也没有死战的兴趣,往往一接触就撤退了,甚至根本没有接触,看到吴军的战旗就跑。但持续的时间很长,前前后后花了三天多时间,才最终完成合围。 最后开了一次军议,并将结束上报给江北大营的孙策,孙策坐着楼船亲临战阵,下令麋芳、朱桓、娄圭开始进攻。朱桓、娄圭指挥所部将士驶入小城两侧的江面,将小城三面围住,孙观攻其左,潘华攻其右,孙权、贾逵作为攻城主力,从正面进攻。朱桓、娄圭率领亲卫营,随时准备策应。 在晨曦中,八艘楼船将小城三面围住,十六台抛石机开始齐射,长长的梢杆轮番起落,将一团团铁丸抛在天空,砸向小城。小城被砸得烟尘大起,尤其是作为主攻目标的北门,在第一个波次的打击中,城楼就被摧毁,消失在冲天的烟尘之中。 伴随着抛石机的攻击,船上的强弩也开始集射,进一步大量杀伤。 抛石机和强弩的威力都很大,即使城池位于小山之上,高度差严重影响了打击力,仍然不是人的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目睹了同伴的惨状后,沈弥麾下的将士不约而同的放弃了守城的念头,躲到了城墙之下。 这时候,只有厚实的城墙能给他们一点安全感,连城垛都不行。 沈弥也不例外。他以守城门为名义,早早地带着亲卫部曲躲进了城门洞中,听着城墙被铁丸砸得一声声闷响,听着城上的士卒一声声惨叫,他的神情显然格外平静,甚至还有一丝自嘲。 一刻钟后,抛石机、强弩停止了集射,吴军步卒从三面发起攻击,孙权在数十亲卫的严密保护下,身先士卒,冲向山坡上的城门。 江中的楼船上,孙策看着远处喧嚣的战场,咂了咂嘴。 “这可都是钱啊。” 沮授、郭嘉相视而笑。他们何尝不知道,为了拿下这座小城,吴军付出的代价有多么大。将士的伤亡或许不会太大——如果沈弥没有死战之心的话——但数千颗铁丸、数万枝弩箭可都是成本。 铁丸或许还可以回收大部分,弩箭的消耗却无法避免,箭头射中石块筑城的城墙后,大部分都会折损,不是箭头破裂就是箭杆受伤,必须回炉重铸才有再用。 吴军强大的战斗力不仅来自训练,更是来自制作精良的军械,这些都需要钱。 为了这么一个小城,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是不是值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笔账。对于孙策来说,攻这个城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不管他愿不愿意,孙权算是履行了他的诺言,首战立功。 除非他死在冷箭之下,或者失足落江。 这种可能性太小了,几乎可以不用考虑。孙策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孙权身边的亲卫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装备精良,保护将领的经验也非常丰富。除非孙权被从天而降的石头砸死,否则阵亡的可能性极低。 孙权立功之后怎么办?这是孙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时,前方战场上响起了激昂的得胜鼓。孙策等人举目望去,见城头的蜀军战旗被扯下,吴军的战旗升起,城头将士欢声雷地。 没过多久,一艘快船驶入中军,来到楼船之下,向孙策汇报。 孙权先登,生俘沈弥。 听了捷报,孙策回头和沮授、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笑道:“这沈弥居然没死,真是命大。” 郭嘉摇着羽扇,哈哈一笑。“他本就是个惜命之人。”
本章已完成! 三国小霸王(策行三国) 最新章节第2523章 所见略同(求推荐!),网址:https://www.28zt.com/161/161596/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