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鹿角刺(1/3)

作品:《山河代序

杨行见叶玉婵半月未归,遣李通回去打听,这才知道罗长老将她留下了。记得叶玉婵走的时候说的是“去去就回”,现在去而不回,不知是否她的本意。他心情复杂,想想自己也做不了什么,只能闷头钻进炼丹房里去也。

黄鹤门的草药储备已被掏空干净,目前正动员弟子进荒山采药;同时,李虎在黄鹤坊市以奇珍阁之名高价收购草药,让钟化运来,勉强能维持一个月上百棵宁神花的规模。这边霍山草市虽比黄鹤坊市繁华,但交易是以灵丹为主,没多少草药可得。好在李通同袍那边的供应及时跟上,质也高,量也大,若不拿来炼丹,光是售卖草药抽取分成就能获利颇丰了。

在缺少了叶玉婵之后,整个链条仍然有条不紊的继续运转着。

在成功尝试用半边莲、藿香蓟等高阶草药炼制白漆丹之后,杨行对炼丹的心得又加深了一层:炼丹时将灵气约束在丹内,服用时让灵气破丹而出,与金丹修士用内丹储存灵气的功法不谋而合。

随着丹药一颗颗炼成,丹田处的结节也一天天凝实,直至不再变化。此时结节已有鸽子蛋大小,小腹因此有坠胀之感。杨行隐约觉得:这结节或许就是内丹的先兆!他需要来一次长期闭关,或能有突破之机。

炼丹之余,杨行仔细研读那本无名经书。经书所记之语,与《长生经》、《长春经》、《太白经》的修炼体系一脉相承,读来障碍不大。而经书所载之道法,学习起来很是顺利。李通这才告诉他,这是越人的传统功法:《阴符经》。越人的修炼体系没中原那么复杂,炼气修炼《天机经》,筑基修炼《阴符经》即可。

杨行心想,自己的修炼基础就是李通传授的呼吸功法,怪不得学这本《阴符经》颇有收获,而对罗长老给的《学而时习之》却没甚感觉。他隐约觉得,作为正统宗门出身的修士,本不该继续修行越人的功法;但仔细想想,现在又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杨行又遣李通回丹阳峰打探,这回李通见到了叶玉婵才回来。

“罗长老不知为何,好像离开了丹阳峰,目前是罗忠在主事。”李通说道,“叶玉婵说,让你尽心维持黄鹤会馆,一切听霍青吩咐。等李虎来了,再和李虎商议。”

杨行不知道叶玉婵是怎么打算的,既然她如此说了,他就照着去做便是。每月月头接收李通同袍的草药,炼三炉白漆丹交给霍青;月中黄鹤门的草药运来,再炼一炉。几次草药、丹药的交接之后,他也习惯起这种节奏来。

这一日,霍青来取走丹药,顺便将这三个月的收益分给杨行,竟有六十颗三阶灵丹之多!乖乖!这得买多少粮食和储物戒啊!杨行惊呆了。

霍青见杨行目瞪口呆的样子,调笑道:“一夜暴富的滋味怎么样?”继而又掂量着手里的白漆丹,小心翼翼收好,喃喃自语:“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要是能长久下去就好了。”他拍了拍杨行的肩膀,无声的走了。

杨行仍感难以置信:以前的所得换成白犀甲了不算,就这三个月的收益,居然就有六十颗三阶灵丹!他才占一成半干股,那黄鹤门,还有霍青和罗长老,岂不是有上百颗?他知道黄鹤门以前,积蓄好几年,才攒下百颗三阶灵丹;凶险非常的熊牛谷之行七年一次,所得也不过百颗三阶灵丹。才就三个月的功夫,就把这些都比下去了?

李通在一边提醒道:“我们是不是要出去采购了?”

杨行正有此意。他和李通,还有王喜、杨宅生等,都缺少趁手的法器,一直都在徒手拼搏。右峰上有三个筑基修士,却只有竹棚和石洞两座三阶洞府,还需营建一座,最好是和原来的联结起来,形成防御法阵。剩下的,也许可以淘一些筑基用的功法来,在正道上再修炼试试。

杨行将丹药在储物戒内收好,和李通仰天大笑出门去也。

----------

到了山顶,两人为免霍青难做,刻意绕开灵丹阁,进了铜雀台。

一个面容清丽的女修迎了上来。两人提出来意,女修沉吟片刻,报价道:“一座三阶洞府,二十颗三阶灵丹。若要三座洞府联结成小型的防御法阵,则需加筑一座特殊的聚灵法阵,另附三十颗三阶灵丹。”

“什么?这么贵!”杨行惊叫道。

他以前在黄鹤门就了解过,洞府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天痕地势上,对灵气加以引导聚集而已;防御法阵虽然复杂,却也没到聚灵法阵的几倍这种程度吧?一座洞府、一个法阵就要耗掉大部分积蓄,他难以接受。

转头和李通商量,这些大家族店大欺客,不如跟上次卫氏货栈一样,出去货比三家看看。

女修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柔声道:“在霍山,只有翟家的铜雀台能筑造防御法阵,你们不用出去浪费时间了。”

“那你们便可以坐地起价吗?”李通严肃问道。

“我们绝对是合理估价,”女修解释道,“一座洞府需要大量符篆,这些原料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防御法阵必须由翟家的阵法宗师亲自布置,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河代序 最新章节第十九章 鹿角刺,网址:https://www.28zt.com/142/1427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