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日落行,日出而息(1/2)

作品:《滴血瞳

看到我们有些不明就里地看着他,他便微微一笑,“真是隔行如隔山,这头牛已经是死的了,我们最好趁着天光还未亮的时候赶紧把她送到目的地,否则的话,若是日光照射在她的脸上之后,肯定会对她的身体灼伤的……”

我们点了点头,在简单地修整了一下之后,便又立刻站了起来,赶紧朝着前方走了过去。湘西赶尸,若论及传统,断然是日出而息,日落而行,否则对于死者的魂魄会有很大的损伤,若是情况严重的话,便不会顺利地入六道,归地府!

靠近了苗寨,德叔的吆喝声也逐渐地小了下来,我不晓得这是不是靠近苗寨的缘故,此时,我的上衣的口袋里面却传来了一阵火热的感觉,我深吸了口气,慢慢地把口袋里面的东西取出,却让自己倒吸了一口凉气,此时此刻,正在散发着滚烫感觉的,正是那一块护身符,而那白矖的雕像的轮廓也貌似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我的心不由得一颤!

这个护身符怎么会突然这么燥热呢?难不成是由于这个苗寨里面有什么问题吗?难不成桑林婆婆还有这寨子里面的苗民当真和古时候的南越王国有关系?想到这里,我的心脏也开始不由自主地跳动着。

白矖、南越国、悬棺葬、船型棺、神秘女声还有桑林婆婆,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关系。“小天……”前面的崔明丽猛地转头轻轻地唤了我一声。

我有些怔住了,但是崔明丽却冲着我眨了眨眼睛,而后轻轻地做出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这个丫头,做出这样子的动作,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小飞鱼……”她竟然用唇语吐出了这三个字,并且手指也在轻轻地指向了她身上的背包,听到了这三个字,我当即又紧皱了眉头。在她的背包里面,我们放着桑林婆婆的宝物小飞鱼,她曾说要把小飞鱼送给我,但是我却推辞了。

这次,也是应她的要求,把小飞鱼一起带着,交给苗寨的族长,桑林鲲,再看着桑林婆婆送入悬棺,这下子我们也算是彻彻底底地放心了。

我把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崔明丽的背包上,紧皱着眉头,慢慢地感知里面的声音,果不其然,里面着实有“嗡嗡嗡”地响声,就仿佛是鸟类在煽动着翅膀的声音,靠近了苗寨,这小飞鱼竟然也有了反应,在路上,它貌似沉寂一路。

继续往前走着,天色越来越亮,而那苗寨也离我们越来越近,并且苗寨当中吊脚楼的形状也整个儿地凸显了出来。

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以改为瓦顶。

虽说只剩下一段的路程,但是这段距离却着实也不短,我们走了半个小时,便需要停下歇脚,但好在这苗寨已然在眼前了,也算是好事一件。

苗寨当中的吊脚楼,很多都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

吊脚楼低的七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肇始于环太湖地区苗族祖先蚩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团,他们参与了环太湖地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创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

趁着还没有进村子,这德叔也开始跟我们介绍起苗寨里面的一些禁忌,他说算是友情赠送给我们的,“你们要注意,进苗寨,尤其是黑苗寨子之后,不可以胡言乱语……”

黑瓦房通常分五柱四挂、或四柱三挂。木制结构,两侧用竹子编封外糊泥墙。木板房上盖小青瓦,梁柱板壁全用桐油反复涂抹,风吹日晒,乌黑发亮。屋前砌有青石板小坪,搁有农具,风车等,屋前后栽有凤尾竹,枫香树或芭蕉林。

进门跨过“虎口”是堂屋。正中埋有“龙宝”,堂上供有“家先”;左侧厢房筑有青石火塘,供炒菜煮饭,右侧厢房摆放家具;左右厢房靠后都摆有两张大床,外用青色蓝色土布大蚊帐罩住。帐内设有壁柜;主人家凡值钱的东西多藏在大蚊帐内。 苗家的吊脚楼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

栏杆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悬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绣球、金瓜等形体。吊脚楼通常分两层,上下铺楼板,壁板油漆发光。楼上择通风向阳处开窗。窗棂花形千姿百态,有双凤朝阳,喜鹊闹海、狮子滚球等。吊脚楼的下层多作贮藏粮食的谷仓或摆放家具农具。

楼上则为主人居室或客房。楼外长廊为妇女们绣花、挑纱、织绵、打花带、晾纱、晾衣的场所,和土家吊脚楼不同,苗家吊脚楼上楼的梯子一般设在屋内,而不像土家吊脚楼设在屋外。 不论是黑瓦房,或是吊脚楼,苗族民居照例少不了青石火塘。

火塘上悬有杭杆,挂满了薰黑的腊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滴血瞳 最新章节第八百三十四章 日落行,日出而息,网址:https://www.28zt.com/131/13121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