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北方的动静(2/3)

作品:《天宋武功

平原上,赵匡胤他们也开始将战线移出了易州城,而是将战略转移到了金坡关沿着太行山以东一线,与飞狐陉直接面对面对阵着。

赵匡胤坐在马上,这里已经到了易州的城外,浩浩荡荡的军队紧随其后,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龙身。

春暖花开,平地上开满了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微风一吹,便有一股花香袭来,此刻宋军将士也正埋锅造饭,准备早炊。

曹彬手里拿着一封信函,那封信函是他的儿子曹璨写的。

曹璨眼下就在太行山内,他们先锋营已经离飞狐陉差不多还有十三四里的样子,曹璨在信中就说到太行山里面的一些地势以及辽军在太行山哪处布置了兵力防范宋军西进,至于飞狐陉内,眼下只传出耶律休哥受伤的消息,其余的倒是没有……

曹彬看罢信函,便急匆匆地去了中军行辕大帐,将信函交给了赵匡胤。

信中所言之事,超出了赵匡胤的预计,比如黑石岭下一步打算伪装成辽军,然后偷袭飞狐陉内的辽军。

赵匡胤看完后,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他对曹彬道:“此事的关键还需把握,要如何做,还是要他们的谋划,我们不过就是在东境佯攻,分散辽军的注意力,到时候将辽军的注意力全部引到此处。”

曹彬面不改色,十分恭敬的样子,“官家所言极是,眼下军报上只是说耶律休哥他们还被蒙在鼓中,他们并不知道黑石岭的一切,所以说我宋军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国华,此战只许胜利不许败,你速派人去金坡关,让李继勋他们立即佯攻飞狐陉,减轻黑石岭的压力。”

曹彬立即拱手道:“得令。”说完,就下去了。

…..

一日后,金坡关内,李继勋就收到了皇帝赵匡胤的命令,他当今让戍守金坡关的一万将士往太行山而去。

莽莽太行山中,炊烟袅袅升起,此刻已经到了正午时刻。太阳光的光线十分猛烈,在阳光下待久了让人的眼睛感到一阵眩晕。从金坡关到飞狐陉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从古至今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两侧的峭壁掩藏与群山环抱中,若直接走飞狐小道,李继勋等人也是极其容易让辽军发现的,他们的命令是佯攻,只是担心的是飞狐陉两侧悬崖峭壁上背后的辽军,万一从哪个绝壁之上滚落下来不少檑木、飞石,宋军一万人就交代此处了。

李怀看着群山,心里头总是有些担忧,他挎着坐下大马,赶去前头的李继勋身旁,道:“李防御使,末将觉得这里看起来并不安全,我们要派人去扫清山中的障碍,否则万一有个埋伏,我军可是首当其冲啊?”

“怀素说的对。”李继勋立即命一队八百人的士兵,往山石小道上探去。

李继勋则命其余宋军将士等候在原地,李继勋与其余几个将士则驾着马,在这里四处打转。

李继勋等人一直都在这附近,等候八百人归来。

……

已经到了夜间,此刻在黑石岭内,已经依次点燃了火把,这里自从被宋军攻打下来之后,卫康、呼延赞等人便一直戍守此处,眼下的黑石岭已经安定下来,那些辽军在几天的相处之后,便已然放下了警惕之心,与在辽国生活的对比之后,辽人这才觉得在若是成了宋军的一员,自己日后的日子也不会过得如此窝囊了。

宋人注重军功,只要立功了就有奖赏,而且加入宋军,当兵的每个月领到的还能领到五百文铜钱,这比在辽军中要多五十倍了,而且第一天加入宋军的辽军士兵,可以每个月多领到一百文铜钱,也就是六百文。

五百文虽然不多,可是生活也是绰绰有余了。不几日后,大概八成的辽军士兵加入了宋军当中,其余人则是犹豫不决,叛国在辽国也是大罪名,若是被抓住也是要连坐的,只是如今上至辽军一军统帅,下到一个伙夫杂役都成了宋军的俘虏,不投降是死路,投降了或许就是一条生路,对于丰厚的心薪金,谁会拒绝呢。

萧思温营帐内的烛台上面插着几根蜡烛,萧思温就这么盘腿坐在榻上,这几天的情形他见到的也差不多了,如今辽军大部分投降了宋军,萧思温的一颗心也被触及了,宋军的政策他听了也是非常震惊,辽国内部已经糜烂不堪了,是时候要进行改变了……只是萧思温心里头还没有想清楚,是投降还是当个忠臣。

方才呼延赞离去的时候,就跟自己说了一番话,让萧思温的心有些触动。

“一个国家,若是统治者昏庸无能,那么你改怎么做?”

“一个国家,靠的并不是统治者一个人,而是天下亿万百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

“死了又如何,你效忠的不过就是一个昏君,你的名字不会流传千古,只会遗臭万年罢了……”

“……”

萧思温扪心自问,他痛恨耶律璟的统治,这样的昏君只会让国家更加混乱不堪,他们的辽国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地耗损在此獠的手上,若耶律璟不死,日后的辽国一定会分崩离析,而一个国家,统治者如此了,百姓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宋武功 最新章节第四十五章 北方的动静,网址:https://www.28zt.com/11/1170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