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人间乐土(2/4)

作品:《我的姐夫是太子

地了解。”

“实地了解?”朱棣双目掠过了一丝狐疑,于是道:“何处可了解?”

“和州……”张安世吐出这两个字。

和州……

一听到和州,朱棣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其他地方,倒也罢了,这和州,他孙儿朱瞻基就在那儿任知州呢!

这意义,对于朱棣而言,就大大不同了。

朱棣便道:“张卿的意思是……朕摆驾和州?”

张安世则是迟疑地道:“陛下乃千金之躯……”

朱棣脸一绷,一本正经地道:“少给朕来这一套,和州新政,关系重大,岂容小视?亦失哈,你去布置和安排,不必铺张,朕要及早成行。”

如今朱棣年纪的确大了,已无法鞍马劳顿,好在和州距离京城,不过区区百里,与京城隔江相望,若是用的是渡船,也不过两三个时辰的路程罢了。

朱瞻基已大半年没有回京,甚至过年也不曾回来见朱棣一面。

朱棣对于这个孙儿,自是格外关注的,既欣慰于朱瞻基勤政,可又担心这孙儿,毕竟年少,难以治理一方,就怕惹出什么笑话。

何况这一桩钦案,竟与和州有关,朱棣还坐得住才怪了。

于是一旁的亦失哈忙道:“是,奴婢遵旨。”

而百官尽都狐疑,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向陈登等人,这眼神,总是有些怪怪的。

陈登此时却是羞怒,所谓士可杀不可辱。

他已犯下滔天大罪,大不了一死而已,至少他还了称得上是为了自己的道义而死。

可张安世这一番话,无疑是给他泼的一大盆脏水。

于是他厉声道:“呵……小人就是小人……如此颠倒黑白……”

张安世却不生气,只道:“陈公也可一道儿去嘛……反正,一看便知道了。”

陈登:“……”

朱棣急于成行。

亦失哈不敢怠慢,匆忙预备了车驾。

又挑选了诸多禁卫,朱棣又点选了大臣侍驾,至于陈登人等,一并押解去。

先骑马至夫子庙渡口,这儿早有闻讯的锦衣卫接应。

足足十数艘渡船,早已在江边候着,朱棣与张安世、亦失哈、杨荣、胡广、夏原吉登船,又有数个禁卫押着陈登、张三河寥寥几人同船而渡。

其余人等,则分别登上了各自的渡船。

这渡船一路行进,到和州渡口的时候,也不过一个多时辰。

朱棣站在船头,驻足而立,却见那和州的渡口,竟比沿途的渡口要繁华许多倍。

这里停泊了许多的渡船和货船,远处的码头,人声鼎沸,使人疑心,这不是区区和州的渡口,而是太平府的栖霞渡口,或者是应天府的夫子庙渡口。

“小小的和州,竟这样的热闹。”朱棣不由惊讶地道。

久在南京城的人,自然是听闻过和州的,和州绝对属于整个直隶最平庸的州府,甚至在计算直隶税赋的时候,和州每年的钱粮,都可忽略不计。

可现在眺望过去,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无数的货物往来,人流如织,商贾似也云集于此。

张安世却不意外,笑了笑道:“陛下,臣去岁来此巡查的时候,这地方,还荒凉的很。”

朱棣颔首,他也曾来过和州,对这地方的印象,虽谈不上穷困,但与富庶是完全不沾边的。

朱棣的渡船,则是等了许久,才堪堪入了码头。

在码头停泊之后,却见后头的渡船,那些百官和禁卫们,尚还在码头外头等待接驳码头。

朱棣性急,懒得去等他们,当下上岸。

却见这里,人流如织,数不清的脚力,搬运着货物,诸多商贾,穿梭其中。

朱棣越看越觉得匪夷所思,心里已经积满了好奇。

杨荣等人,在后亦步亦趋,也不由得为之大惊失色。

等出了码头,却见此地道路平坦,这道路显然是新修筑的,都是用青砖铺就,很是宽敞。

沿途所过,尽是商铺,这林立的商铺,延伸出去。

此时,天色有些昏暗,可惊奇的是……几乎所有的店铺,早已是张灯结彩,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喧闹了。

朱棣愈发的心惊,因为这儿的铺面,分明是新建的,道路是新建的,码头也是新扩展的,还有林立的铺面,人们彼此用各种的乡音吆喝,却分明……这些人来自于天南地北。

张安世在旁道:“陛下,臣命人去请皇孙殿下来接驾……”

朱棣却是摆手道:“不必,待会儿朕自去寻他,且先在此好好看一看。”

张安世颔首。

朱棣走马观花地边走边左右张望,却发现……此地的热闹,竟不在栖霞的市集之下。

当下,见有一酒楼,这酒楼打起了旗蟠,朱棣道:“朕乏了,去歇一歇。”

皇帝有令,大家自然不敢反对,于是朱棣领着众人进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 最新章节第483章 人间乐土,网址:https://www.28zt.com/254/25496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