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他们都是自愿的(2/3)

作品:《我的姐夫是太子

安世要问,若连读书人尚且无耻之尤,脸都不要了,我大明岂不是连蛮夷都不如?”

“所以没什么可说的,这件事,乃陛下的旨意,一定要有儒生去宣教四方,而维护道德礼义,锦衣卫也责无旁贷,谁若反对,便是与那些不忠不孝之人沆瀣一气!”

胡广有点气急了,道:“你这是……欲加之罪!父母在,不远游……”

张安世此时却是笑了,道:“既然父母在,不远游。那么为何这么多的读书人,为了科举,偏要千里迢迢来京城?”

胡广捏着胡子恼怒地道:“游必有方。”

张安世从容不迫地道:“考取功名,追逐利禄,所以就是游必有方,那么宣扬圣人教化,广播仁义,就成了无方?”

张安世说到这里,笑了笑,只是这笑了添了几分嘲弄,他接着道:“胡公,我奉劝你仔细的反思一下你的这些危险言论,你现在说的话,越来越不像读书人,再这样下去,我要将你开除出圣人门墙。”

胡广勃然大怒,睁大了眼睛,瞪着张安世道:“黄口小儿也敢……”

一旁的杨荣拽他的衣袖。

最终出来打圆场:“原来还以为,是无故拿人,不过这只是征辟读书人去宣教,这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此一来,既可广播我大明仁义,又使读书人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此等事,芜湖郡王殿下怎可动用锦衣卫呢,依我看啊,大家各退一步。”

胡广:“……”

胡广张了张口,最后什么都没再说。

众臣也都不吭声。

说实话,张安世跑来拿孔圣人和忠孝来说事,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这种事,说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心里骂张安世缺德的祖坟冒烟。

或者说张安世如此行径,实在耸人听闻,不过……人家本心是好的,都是为了圣人教化嘛。

可在古人的价值观里,或者说在理学的价值体系之下,人是论心不论迹的。

也就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办了坏事,这是可以理解的。

而若是一个坏人,恰好办好了好事,此人也属于十恶不赦之列。

杨荣微笑道:“郡王殿下,依我看,此事太大,还是及早放人为好。”

张安世对着杨荣,倒是平心静气地道:“放心,我断不会为难他们,将来一定四肢完好的将他们送出来。”

杨荣立即听到张安世的送出来的前头,加了许多的定语,心中了然,却也知道,这样扯皮下去,不是办法。

此时,礼部尚书刘观道:“宣教之事,本是礼部的主职,如今却是锦衣卫代劳,实在不妥,要不来一个折中之策吧。陛下,老臣……去锦衣卫一趟,探望一下被拿的读书人,如何?”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台阶下。

尤其是对胡广为首的一群义愤填膺之人来说。

锦衣卫拿人,这是不可接受的。

可若是锦衣卫是为了圣人干事,这……虽不可接受,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去认了。

刘观这老滑头,站了出来,既打了圆场,让群臣觉得勉强可以接受。

同时……这事毕竟是要和张安世合作着来,又可借机,和张安世勾兑一下,这一次虽然可能挣不到银子,可人情债却是挣了不少的,横竖不吃亏。

最重要的是,刘观很清楚,自己又贪又懒又没本事,陛下之所以让他位列礼部尚书,没把他给直接砍了,自是因为他善于勾兑,朝中就需要这样能勾兑的人,他恰好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听了刘观的话,众人便立即看向朱棣。

朱棣已是一切了然,于是站起来,慢慢的踱步,缓了一会,才道:“《孝顺事实》,乃翰林院所编的孝经,此我大明之根本,汉晋以孝治天下,大明也以孝治天下,朕如此看重此书,也正因为如此。张卿揭发之事,触目惊心,我大明的儒生,不及汉唐之儒生远矣。”

“人若无忠孝之心,那么又岂敢自称自己是圣人门下呢?又怎敢说自己读过圣人书呢?这件事……要重视起来,绝不可忽视,张卿能顺应朕的旨意,这很好。无论如何,这件事朕是不打算干休的,事情要办,从重的办,如若不然,天下失了孝道,那么迟早妖言要祸乱国家,纲纪荡然无存,礼部这边,也要协从过问此事,这是礼部的职责,此次锦衣卫虽是越厨代庖,可若不是锦衣卫揭开此事,谁会去深究呢?”

“痛心疾首啊!”朱棣感慨地道:“朕尝对人言,孝乃人之根本,父对子有舐犊之情,子对父更需时刻感念养育之恩。若是人无孝念,与禽兽何异。宣教乃是天下最紧要的事,是以我大明才于天下各府县广置学官,负责宣教事宜。”

“张卿上书曾言,天下四夷不服王化,其根本就在于不知孝顺为何物,以至与禽兽无异,我大明要与之善处,便当宣扬礼义,广推忠孝节义,这些话说的很好嘛,现在正是儒生们效力的时候了,读书人岂可对此抗拒?”

“就这样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 最新章节第429章 他们都是自愿的,网址:https://www.28zt.com/254/25496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