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2/4)

作品:《我的姐夫是太子

不气,反而笑了笑道:“朕的这兄弟,还真是胆大啊!”

张安世道:“蜀王殿下……看来是打算破釜沉舟了。”

朱棣看他一眼,道:“你以为如何?”

张安世道:“臣在实际的清丈过程中,往往都会遭受地方的阻挠,不过幸好,臣当时行的乃是军法,所以直接可以调动模范营和锦衣卫弹压。”

张安世一脸深有体会地接着道:“显然蜀王也明白,单单派出一些文吏去清丈土地,稽查隐田的情况,是万万不成的,可若动用本地的县尉和巡检,这些人往往和本地的纠葛太深,调动其他的人马呢,他又不能熟悉掌握,所以才希望动用蜀王卫的人,臣倒觉得……这没什么不妥,此等事,非如此不可。”

朱棣点头,显然也是认同,便道:“既如此,那么……就命他调一千蜀王卫官校进京,调拨什么人,他自己来选,县尉、巡检等官,他来决定。”

朱棣顿了顿,又道:“这点人,够不够?”

张安世道:“应该够了,即便不够,臣这边锦衣卫,也可协助。”

朱棣点头,他不是个做事喜欢拖泥带水之人,于是随即就看向亦失哈道:“去下旨,立即就下。”

亦失哈点头,连忙去忙活了。

朱棣便又看着张安世道:“朕现在高枕无忧了,唯一担忧的,就是他性子太急了点,可别激起民变才好。”

这倒是值得担忧的,于是张安世道:“是啊,突然如此,而且还如此雷厉风行,必然引起各府不满,这个地方,文风鼎盛,文风鼎盛,顽固之人也就更多,一旦民怨四起,可就糟了。”

朱棣挑了挑眉,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肃然起来,道:“是吗?难道还有人敢反?”

张安世便道:“这可说不好,就算不反,也会滋生许多的事端出来。”

朱棣若有所思。

张安世接着道:“不过……臣倒有一点小主意,倒是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

朱棣看向张安世:“嗯?”

张安世笑呵呵地抽出了一份奏疏,道:“陛下……这是臣的奏疏……请陛下过目。”

朱棣深深看了张安世一眼,他心里不禁疑惑,这张安世……又在搞什么名堂?

等朱棣细细看过了奏疏,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继续深看张安世:“可行?”

张安世信心满满的样子,道:“据臣多年的经验……应该可行。”

朱棣听罢,倒没有啰嗦,直接吐出了一个字:“准。”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会,张安世便告辞而出,心情颇为愉悦。

现如今,他不再是单打独斗了。

这头刚出了宫,随扈的校尉便立即上前,一脸兴奋地道:“应天府闹成了一锅粥,可不得了,不得了了。”

张安世露出一丝别具深意的微笑道:“闹吧,闹吧,你拿人家的地,抢人家的钱,还不准人家闹一闹吗?走,打道回府。”

…………

很快,一份旨意便到了左都督府。

蜀王朱椿,接到了旨意,他的皇帝皇兄恩准他的奏疏,并没有让蜀王朱椿觉得奇怪。

因此,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故意……将这旨意摊开放在了自己的案牍上,接着便去廨舍歇息去了。

当负责管理文牍的司吏,去收拾朱椿案牍的时候,看着那摊开的旨意,脸上顿时僵住,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而后很快,这都督府内,便传出一个爆炸的消息。

不久,何止是这都督府,便是应天府,还有现在离的最近的上元县内,这消息都在纷纷传开。

马上文吏学习班要开了。

不只有一批人要去栖霞学习,这边也要开班,听闻蜀王殿下会亲自来做这总教习,教授的是……为官之道还有律令………

而且……据闻……许多人要裁撤。

这一次的调动可能很大,至少关系到上百个官员的裁撤和任免。

而陛下已经恩准,任蜀王殿下自裁之。

自裁不是自杀的意思,是自己拿主意。

这一下子……

各府各县,都疯了一样。

各县的官员还在左右为难,拿捏不定主意的时候,下头的文吏和差役们却已开始摩拳擦掌,清丈土地了。

要知道,大明的地方官府体系里,所谓铁打的吏、流水的官。

这官员又都是科举出身,根本没有多少实际的经验,很多人对治理可谓是一窍不通。

就算是有兴趣的,也只对诉讼有兴趣,因为诉讼能成全一个青天大老爷的美名。若是再肯多管一点事的,就是修河和县学了,因为这两样,都有政绩。

至于绝大多数的事,官员们不知道该怎么管,其实也懒得去管。

这其实也和读书人不愿牵涉过多俗务有关,在清流眼里,地方官乃是俗官,不甚瞧得起。

可在地方官的眼里,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鄙视链,那些真正具体处理繁杂事务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姐夫是太子 最新章节第345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网址:https://www.28zt.com/254/254961/345.html